Divergent

分歧者,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异类

“你一定要经常思考这些问题:‘这应该如何为我所用?我如何快速采取行动?’记住:仅靠读书不会使人发财。掌握书面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所以,在看《财务自由之路》之前,做了个导图,指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边找问题边实践。

阅读全文 »

艾力的这本《你一年的8760小时》在我一个读书群里被推荐过很多次,在这里把核心的内容记录一下,顺便分享下我get到写这类书的写作结构方法。

阅读全文 »

来自老母亲的关怀

前几天,我刚上班的表妹告诉我,她的母上大人,在微信给她发了这么几篇文章:

“经常用脑过度的人,吃这几样东西最补脑!”

“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学会这3招一周瘦10斤”

“一年少吃肉,活到九十九”

我和表妹:………………

也许朋友圈里骗众人的养生文少了,但还是有不少这类的文章,里面说的东西吧,也不是全错,有些地方还是很有科学依据,但经常能看到各家有各家说法,有说吃这个好,有说吃那个好。

随着医学和研究的发展,对于人类自身的研究越来越多,以前的一些认知不断被更新和迭代,对于普通人来说,学术界研究发展太快,总能见到这个月还有的说法,下个月就被推翻或更新,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怎么才能让自己身材保持的更好?好像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吃主食损害大脑

这不,又有一个与主流学术界截然相反的观念被抛出来,就是:吃谷物主食(主要是含麸质的食物)伤害大脑。

什么?!这可要吓skr人了!从小到大吃面食为主的一部分中国北方人会说:

“一直都吃面食为主,现在告诉我谷物损害大脑?WTF?”

这个观念来自一本书《谷物大脑》,作者是美国的一名医学博士,叫做戴维•珀尔马特。他是具有专科医师资格的执业神经科医生,也是是美国营养学院的成员。在营养对神经病症的影响这个研究领域,珀尔马特博士是世界公认的权威。

这本书主要说了一个核心观点:

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喜欢脂肪,而主食则是对大脑有损害的凶手,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睡眠来改善大脑的功能。

对于书中的观点,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最开始我也以为是指所有的主食都是伤害大脑,但经过查证,其实作者只是强调含麸质的食物,对大脑有损伤,并不是所有的主食。非麸质饮食就是不吃含大麦、小麦制成的食物比如糕点。但土豆、荞麦、玉米大豆都是不含麸质的无面筋食品。

麸质,彼之佳肴,我之毒药

“麸质”,以前不怎么听过,但一查发现是主食中含有的一种物质,在中国,麸质还有个更地道的名字——面筋。像烤面筋、素牛肉、素鸡肉等等,都是由麸质做成的美味佳肴。

不过,彼之佳肴,我之毒药。

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已经搞清楚了麸质对于大脑的影响,那就是,麸质会引起过敏,过敏本质是炎症,而炎症最终会损伤大脑功能。

在人类出现的二、三百万年里,我们人类身体里的基因和饮食结构已经适应了一种饮食和生活方式,那就是打猎和采集得到的肉和水果,很少吃谷物。而当农业生产出现后,人类吃谷物越来越多,农业文明时间太短,我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来得及从进化的层面做出反应。

所以,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更喜欢脂肪。多种维生素需要先被脂肪溶解,然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多吃含脂肪的?我还要减肥呢!”

其实,减肥还得看具体个人啊,一般的减脂是指减掉多余的脂肪,而作者关于麸质损害大脑,大脑喜欢脂肪的说法,也并没有强调必须多吃脂肪,反而说多吃蔬菜,倒也符合正常养生建议。

另外,别人都说吃的多动得少容易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部分睡得少的人,也容易胖。

这是因为,对于男人来说,睡得少会刺激体内分泌一种叫“胃饥饿素”的东西,这种激素会提高人的食欲,对于女人来说,睡得少会促进另一种激素分泌,但不管是哪种激素,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人吃得多,结果也就是更胖。

如果想要减肥,也许可以考虑改善下我们的睡眠和饮食吧。

四周计划

不过这本书不是写如何减肥的,而是重在说怎么改善大脑功能。

珀尔马特博士有三种建议,一个是进行24小时到72小时的禁食,再一个就是运动,另一个就是保证睡眠。

关于1-3天绝食方法,我也曾在其他学术著作里看过类似的原理,也有很多人尝试过,比较可行。

作者就在书中花了一章的内容来介绍了关于改善大脑功能的“四周计划”。

那四周计划如何做呢?

简单来说,就是:

  • 第一周尽量自己做饭,要减少谷物的摄取,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四周之后在外面吃饭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搭配最好。
  • 第二周要恢复运动,每天至少20到30分钟,如果没有整块的时间的话,三个十分钟和一个30分钟的效果是一样的。
  • 第三周是睡眠,至少要保证六个小时的睡眠,然后每天固定的时间上床。
  • 第四周呢,就是之前三周的总和,最终达到能够在外面吃饭。

“尽信书不如无书”

当然,这本书的有些观点还是太过“惊世骇俗”,与传统的医学和主流研究结论不太一样,例如,强调脑对于葡萄糖和酮体的利用,但是并没有说到高酮体的危害;强调脂肪的好处,但是没有介绍脂肪代谢存在的问题。

具体一点就是,关于禁食时,肝脏产生的一种叫β-羟丁酸的东西。书中除了说它可以让神经元免授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侵害,有抗氧化功能,还能刺激脑细胞增生。

这个说法让我很是好奇,于是花时间去考证了一番。果然收获了诸如氧化应激、自由基、生酮饮食、细胞增生、干细胞再生等等我以前基本不会接触的新概念。

结果就是,这个β-羟丁酸的确是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但并未说到能刺激细胞增生。

来自资料的原话:

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证明这种β-羟丁酸是内源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阻断剂,并提出生酮饮食的作用机制可能就是通过这一途径。科学家Verdin等发现β-羟丁酸在较低浓度时可帮助保护细胞免遭“氧化应激”损害。当氧化应激发生时,机体内的某些分子会累积到有毒水平,促进衰老过程。

而细胞增生,也是细胞增殖,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以再生,可再生的是干细胞。

目前调查只有一个叫做TGFα的,能够刺激神经细胞在受损的成人大脑中增殖。TGF-α在2001年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描述为:可作用于成体干细胞,从而使神经变性疾病恢复部分功能。
神经细胞却可以由神经干细胞分化再生,这个过程叫做“神经发生”,但是,这个神经发生只局限在海马和嗅球两个区域。

所以,禁食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我产生抗氧化的物质,但依旧无法刺激细胞增生。

综上呢,书中的信息,不一定就是对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多去获取多方面的信息,重点在弥补自己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知缺失,至于是否采用,就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去抉择。

对于接收网络上的信息,亦如上。

参考资料: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45105.html
  • 杨宇等. “生物合成材料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S3(2006):61-67.
  • 付守鹏等. “β-羟丁酸对LPS诱发的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 2015.

书籍:《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一 门阀大族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

面对两个终极哲学问题,现在好多中国人在寻根,找族谱,期望将历史中散落各处的旁支关系尽数整理起来,重新梳理出自家族系脉络样貌,实行起来就会发现异常困难,追寻到一定程度,再往前看,就变得支离破碎。

偶读《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勾起了我对中古和门阀大族的兴趣。

在中国有“三代为一门,五代为一阀,十代一世家”的说法,从这里就能看出,门阀形成之不易,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和几代人的努力。

那何谓“中古”呢?

按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的“三分法”,从东汉到五代十国期间称为中古。

门阀便是我国中古时代的特殊产物,全盛的时候顶层阶级王庾桓谢四大家族,就曾有过和皇室共治天下、平起平坐的履历。

可是到了十世纪,也就是唐朝末期,保持了近千年的门阀大族,突然集体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自此再未振兴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呢?

本书的作者谭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自小受父亲影响钟爱研究历史,特别是中国9到11世纪的精英社会和晚唐都城。

对于门阀大族消亡的根本原因,谭凯与普遍学者认为的科举制和藩镇制度削弱门阀势力持有不同观点,于是谭凯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变迁下,唐代门阀大族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成功,也因此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

二 中古时期的门阀大族

有个朋友曾发宏愿,要活到120岁,从他开始一代一代积累财富,建立起一个大家族。

建立一个大家族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不断积累的财富,还有其他条件,方能成就一个大家族。

门阀大族自东汉兴起,东晋时期进入鼎盛时代。门阀大族的子孙数量不断膨胀,分支越来越广,不可避免地冲淡了门阀大族的威望。

这个时候,出仕成了决定社会身份的首要因素,彰显威望不再仅靠出身和姓氏。

唐朝实行两京制度,两个京城,长安和洛阳,便是门阀大族们的主要聚集之地。门阀大族靠培养后代在朝中做官来巩固家族,相对于普通人,门阀子弟走上仕途更加容易。通常朝中的官位都由上层阶级把持着,谁的家族实力强,谁就更容易做官。

土地和财富绝不是最安全的投资,对于维护门阀大族地位的最好方式,包括多生男孩,聘请塾师加以教育,花钱打通政治关系,婚姻强强联合,确保门阀大族长盛不衰。

可以看出一个门阀大族,绝非短短几代用财富就能形成。在封建社会,靠近中央集权,扩大社交网络,是门阀大族不断壮大的一个因素。

三 科举制和藩镇削弱了门阀吗?

门阀大族曾在历史洪流里留下了诸多残影,却在一个时期突然消声灭迹,后代甚至再未兴盛,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科举制和藩镇制度削弱了门阀大族的力量。但真的是这样吗?

本书的作者谭凯根据对墓志研究,发现科举制度对门阀大族削弱性很小。

究其原因,只因为科举制度只能确保考生有做官的资格,获得资格还要面试,选上才能做官。面试的时候,权利仍在上层阶级手里,谁家族权力大,谁就更容易被选上。

武则天时代不还出现过殿试“看脸给官”的事情吗?能不能做官,做什么官,实际上还是由把控权利的上层阶级来决定。
况且,印刷术不发达,大多寒门子弟连书都不一定摸得到,而门阀子弟从小便拥有更多的教育和书籍资源,所以比普通百姓拥有更多的机会。

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才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寒门子弟“跃龙门”的作用,但在晚唐时期,尚不成气候。

至于藩镇制度,在教科书中,我们都以为藩镇首领都是些与权力中心无关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门阀势力。

事实刚刚相反,朝廷在唐宪宗时期成功地纠正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无序状态,军事上对藩镇极力削弱。甚至,为了确保集权,会从中央下派官员担任藩镇首领。而这些下派官员通常就是门阀大族们推荐的自家子弟,因为门阀与朝廷目标一致,中央以门阀子弟约束藩镇势力,门阀子弟下派几年,再回到中央,更容易得到升迁。藩镇制度的兴盛也未能颠覆门阀大族。

门阀覆灭的真正原因,作者谭凯根据晚唐碑志的数据分布和分析,将关键事件集中到了黄巢起义及之后的大规模战乱上。

四 门阀覆灭真正的推手

有句俗话说“不能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用在门阀大族覆灭的事情上来说,竟然很是贴切。

之前说过,唐朝时期的两京制度,一个长安一个洛阳,门阀大族都聚集在此。在黄巢起义后,欲登帝位,门阀大族自然不会同意,于是黄巢开始了对唐朝老臣大开杀戒,数百位高级官员和族人被害身亡。

与安史之乱不同,安禄山做官多年,深知官场的文化,想继续利用唐朝的官僚机构建立可行的统治,而黄巢呢,并没有从官经验,与门阀大族也没有过接触,根本就不在乎。

待唐军反攻长安,黄巢被赶出城外,而没过几天又把长安夺了回来。重新占领长安之后,黄巢如历史上所有的残暴君王一样,降罪于长安百姓,开始血洗长安,城中男丁几乎被杀光。久居长安的门阀子弟也难逃此劫。

有幸运的门阀子弟逃出城去,也会在后面发生的大规模饥荒中丧了命。

纵使后来黄巢被部下杀死,继位者秦宗权却是一个比黄巢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更是一路南下,对路过的城池进行的大肆破坏。包括门阀大族在地方上的主要聚集地——江陵和襄州。

至此,黄巢起义给两京地区造成破坏性的重创。无数门阀子弟惨死,人丁寥寥,在朝中有威望者皆数死于黄巢之手,零星的门阀子弟纵使逃出升天,苦于逃亡时只能携带少量财产。

幸存的门阀子弟面临着没有财富振兴家族、没有曾经仰仗的社交网络两重尴尬境地。

形成了近千年之久的门阀大族,终于走向了崩塌。

所有的所有,终归一句话:什么最重要?

人,就一字。

人是所有关系、网络的基础,无人便无江湖。

五 终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和缘由,学术界历来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历史数据化模型化的解构,在作者谭凯的史观上,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渐变说”,对于门阀大族覆灭的原因,基于统计学和地理分析系统敢于得出唐宋变革的“突变说”。

读这本书以前,对历史学者的研究方式并未太多了解,却经由此书收获了一些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信息。比如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的区别,比如作者谭凯使用的定量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

读书就有这好处,不用在乎是否当下有意义。纵使我今后不会从事历史研究方面的工作,也不妨碍读这本书,听听百家之言,收获世界万物之故事。

说在前面

最近自己工作上的项目也进入了以用户增长为目标的阶段,纯粹产品上的打磨相对少很多,以“提升产品用户增长”说白了就是提升产品流量,建立品牌认知。

更多地是要在产品运营上用力,就我个人来说,觉得在这个方面自己现在有这些问题:

  1. 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理解“用户增长”
  2. 对实现提升“用户增长”的运营方式不了解
  3. 工作肯定需要跟运营和必不可分的合作,现在对运营的基本流程不够清晰
  4. 缺乏对进入期和成长期产品运营的全局思考和攻略

看书对我而言,是挺有用的一个办法,基于以上的问题,我选择了一批书,做职业技能拓展主题阅读。

以下是我看《运营之光2.0》的笔记和个人操作指南。

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黄有璨,现任互联网人在线学习社区三节课(sanjieke.cn)联合创始人。其他标签就不多说了,百度也能知道。运营的本事,不从那些职业头衔来看,也是杠杠的,为什么呢?就冲他写的文章以及这本书,给他的产品和合作平台品牌带来多少曝光和知名度,就不可否认了。


正文开始

书中判断“互联网以后是运营驱动的时代”,与之前盛行的“内容为王”差不多,其实互联网所有的工种在不同公司都是各自的驱动,并非时代所驱。如果真要说起来,那以后应该是“全才驱动的时代”,既:要会产出创意做产品,又要会运营养产品,还得学会品牌营销推销产品,而且要具备大视野的战略思维。

说白了,哪个时代不是这样啊?单一工种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到了任何一个产业成长期,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单一工种的技能。所要做的,不外乎各自终身学习,不断往身上添加新技能和buff。

黄有璨整本书是按层次递进的,从思维方式再到运营技巧手段,从内到外分享经验。

在底层方法论这两章,都是职场普适的方法论,已经不局限于仅运营可用。

虽然都不新鲜了,但书中实例很多,算是比较用心地在分享经验。

我觉得在解决我自己工作项目那些个具体问题上,先了解一下他人对于思维方式上的想法,也是不错的入手点。毕竟,技巧永远在思维意识之后,否则容易“走火入魔”。

这篇文主要说3个意识、4个底层思维、3个方法论。

简称343。嗯,挺没诚意的一个简称,但内容绝对掏心掏肺,可能有些啰嗦,写的过程中穿插我个人很多理解,但保证货真价值。毕竟是我自己的“弹药库”,用自己的理解来讲述才是真的吸收,也有些地方写着写着觉得挺逗的。


3个意识

目标导向意识

职场上工作分两种:纯粹的只能支持类工作,和目标导向类工作。

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可被替代,一个是创造独特的竞争力。

在很多职场技能书中应该都看到过类似的案例:

小王和小李是个办公室助理,他们都是做一些他们认为是“打杂”的活,比如复印文件、统计数据、写会议报告等等,小王就是重复一天又一天做这些工作,有一天以太累了没收获为理由辞职了,小李也是重复这些工作,但从复印文件里整理出了部门最近的项目名目,和流程大纲,分析猜出最近部门的业务目标;从统计数据里发现一个可以改进的项目问题;从会议报告里看部门各个前辈的方案、最近的行动,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数据发现项目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执行后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同比起同期的同事,小李的表现简直不能再赞了。

例子是假的,过程当然没有例子讲的这么短,不过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用处处以目标为导向的意识在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我看来,培养这种意识的方法就是:

在日常的工作中,练习这种无形的能力,随时随地刻意让自己多想一些,多问自己“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更好”的问题。

效率意识

关键在于:投入产出比。

经常将“如何在相同的成本下,让自己能产出更多的价值”记在脑中。

这不止运营需要,做产品、甚至其他职业,都是通用的。不说用最小的成本,就说在相同成本下,如何让自己一次比一次产出变得更大,这就是你的价值所在。

看到这个,我觉得有个误区,就是——“我必须要用多小多小的成本,做出多大多大的事儿,就是牛逼,才算成功”。

其实并不是啊,像《终身成长》里说的,成长型思维认为,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只要每一次比上一次产出更多,就是在成长。

这个思维也能用在项目评估上,不管项目结果如何,拥有效率意识,不会只看最终的结果表面,而是从其中去寻找机会和总结经验。对于不尽人意的项目效果更佳,比如这个失败项目的经验,对你而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过程中是如何思考控制投入产出比例,你在其中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为什么这个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关键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次你会有怎么样的行动去优化等等。

哦,突然觉得,以上思路也可以用来制作每次的晋升评审PPT演讲稿。

话说回来,成长的思维在于,通过一次次不停歇地努力,去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其变得越来越清晰、有逻辑。

说到这里,我延伸想到,所有意识都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书中作者给了两幅图,表示不同的意识:

1
2

关于如何拥有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下面流程化思维一节讲的更详细。

信仰意识

书中作者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当做运营或者产品的信念之花,这句话是: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只有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现在我们会因为kpi、过程有预见的麻烦,而太有“功利性”,只做短期眼见可得利益的事情。其实要先把杂念抛一边,回归童年时心无杂念玩耍的心态,去当做一件无比热爱的玩具来玩耍。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两个运营朋友A和B发生了争执,起因就是因为A在未跟B沟通的情况下,在B运营维护的微信群里发广告。这时候A的想法是“你也在我群里,我发个宣传怎么了”,B的想法是“你都没先让我在你群里打广告,就来我群里宣传,凭什么”。

A就跟有些人一样,潜水不说话、一有事就话都不说往群里扔个投票链接求帮忙,多数时候惹人嫌。这种事情在我看来,就是中国人一有事儿烧香拜佛、事成了就还愿给佛造个金身,事儿不成就等下次再烧香拜佛。

B的想法也不怎么样。

我的感悟是:所有事情和关系都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都要花时间和金钱去培养。

这里两人都是一种** “只有……才……”**的逻辑,即:

只有我得到了语气的某种回报之后,才会向你提供对应的服务。

但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刚好相反,用户是**“既然……那么……”**的逻辑,即:

既然你已经完成了某件让我认可的事情,那么我作为用户理应给予你肯定和回报。

嗯,其实两种逻辑都是一种底层支撑:利益。不过一个是从“我”的角度利益出发,一个是以“用户”角度利益出发。顾客是上帝,所以在产品和运营工作思考上,我们得以用户利益为先。

说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广撒网到处发宣传文案或链接的运营A,既伤害了跟同行的关系,又不会从这种行为里获益。

为什么呢?

投放没有针对性,而且违背了投入产出比那个原则。

这种时候,正确做法应该怎么样呢?

  • 一方面,像刚才说的所有事情和关系都是长期维护的,要了解你每一个参与的群“调性”和用户定位,不时刷刷存在感,搞搞互动,才不至于在做宣传的时候显得突兀;

  • 另一方面,通过平日的功夫,拥有自己的“主战场”,培养出自己的“主力军”用户,需要的是针对性培养和投放政策,挑选适合的群和用户进行投放才最有效。

这里,我另外延伸一个话题——关于“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创造用户价值短期内不一定会有回报,比如需要花很多力气去做用户运营、拉新等等,而消费用户价值却能很快给产品带来收入,比如插一点广告收一些费等等。

前提是,唯有你创造的用户价值足够多,才经得起你消费。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

互联网产品什么时候适合寻求商业化?

那就是当你的用户足够多,提供给用户的价值经得起每一次做商业化消耗的时候,或者说不间断地创造的用户价值大大超过每一次失去的用户的时候。

说到用户价值,还要再插一个关于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 + 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互联网人都知道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单归结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的产品和运营策略都是不同的,具体的东西在本书后面几个章节有讲,现在先不多说。

运营和营销是很容易弄混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常会第一时间想到树立品牌什么的,但在初期,用户并不知道产品存在的时候,连认知都没有,就别谈品牌了。

总结下来,**就是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基本都处在长期价值未明确的阶段,运营多做用户运营,包括促销等手段。而成熟的、已经有明确价值的公司,营销品牌的作用要更大些。**

所以,可能我的项目,第一步就是多做一些能够创造短期用户价值的功能,跟运营打配合;同时去提供长期的用户价值,比如在这里找好产品的长期定位、独特性卖点等等。


4个底层思维

关于4个底层思维,大致就是这样的:

攒个局-描绘路线-找到最短的路-行动

以下详细讲:

攒局——生态化思维

作者提出的4个底层思维,概念都特别抽象,为了好理解,我都用自己觉得挺接地气的方式去解读。

比如说到生态化思维,用作者在其他小节提到的一个概念来说:运营做事其实就是在攒局

“即,设计或假想出来一个最终可以拉动 N 多人一起参与一起玩一起 High 的事情,并一步步去让这个事情从假想变得落地……无论局大局小,组局成功的关键,总是在于你要能够一一界定清楚,局内各方的价值供给关系,并在其中穿针引线,优先引入某种较为稀缺的价值,从而逐步让各方间的价值供给关系从最初的假想一点点变为确立。”

总结就是:界定供给关系-引入稀奇价值-建立关系

说的很清楚了,拉一堆人一起做一件事儿,而且作为组织者的你,要有大局观,对你所要做的事情心里门儿清,做好各种环节上的谋划。

最重要一点是,你这个局,很像组织一场贸易,本质上是利用价值交换,达成目标。将很多有不同价值的人拉到一起,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进行交易,如果双方匹配度高,那这个局就很成功。

描绘路线——流程化思维

做事需要一定的逻辑,头脑里得有清晰的步骤。路要一步步走,而在走之前,至少得自己绘制一下路线,目的地在哪儿,从哪儿出发,路上会遇到什么,都是要在出发前想清楚的。

书中作者给出关于运营活动策划前的流程步骤建议是:

(1)界定清楚我想要的目标和结果;
(2)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起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是怎样的,会经历哪些主要的环节;
(3)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给用户创造一些不同的体验,以有助于我们最终达成期望实现的结果。
包括,假如你做了一个活动效果不佳需要去具体分析它的原因,你应该先把整个用户参与这个活动的流程梳理出来,再从具体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去看问题到底都出在哪些环节,而不是纯靠拍脑袋式地觉得「这个活动就是烂」。

其实,这就是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步骤,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给出一个答案,分四步:

第一步,找出真正的问题,是那种本质上的问题;
第二步,建立假设,提出针对问题暂定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验证假设;
第四步,总结,并以此制定行动方案。

这是我见过的最简洁明了的解决问题流程,我之前写过这本书的书评——《一本被书名耽误的问题解决宝典》

找到最短的路——杠杆思维

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点,可以撬动整个局的杠杆,就能将局攒成功,又俗称“破局”。

找到最短的路,才能更快的到达终点。

有句话叫做: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这不只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人生智慧。到处涉猎往往一事无成,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却能带你走向更宽阔的世界。

借用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的一句名言: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件事。你是否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决定了你能够走多远。肯德基做好了一份食谱,成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乔布斯做好了一款手机,颠覆了这个时代的传播方式。

所以,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

怎么找到最重要的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用前一个思维,**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一件事,它是所有问题的来源,解决完这件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找到这个最“关键”的点之后,再寻找解决它的核心问题,一步步拆解目标,直至集中精力把这个点突破。**

书中举了个例子,就是作者某一次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场高端人才线下招聘会/见面会。一没时间大量联系行业内的人,二没资金去做大规模推广,怎么做呢?

他找到关键事件是“拉3~5个大佬站台”,然后递进发现怎么才能拉大佬站台呢?核心点就在“告诉大佬,我们能提供给大佬招人的机会+提升大佬个人身份和行业影响力”,最后集中资源解决这个目标。于是通过请几个大佬站台,有了这一层宣传,加上圈子里互转,整个活动就盘活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能力真的比其他人大多少,他的人脉有多广,而是他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打蛇打七寸,他只需要集中精力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东西,都是一环扣一环顺其自然就解决的事儿。

注意,这个思维并不等同于投机取巧。

所以,在做事情之前,花点时间想想最重要的事,才是第一要义。

行动——精细化思维

这里提到一个“SOP”(标准化工作步骤),百度告诉我们,就是“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书中拿作者曾经认识的一个微博运营做案例,此人整理了一系列发微博的excel流程手册,包括几点发微、发的内容主题、转载内容的资料链接、转发的文本规范、原创的基本方法等等。excel之详细,我觉得处女座和有强迫症的人看了会十分爽。

并不是埋汰这种近乎“龟毛”的行为,反之,我很推崇这种做法,因为我也曾受益呀。

曾经我有N个excel表,其中一个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项目,分类包括项目名、子项目、分类、需求归类、使用场景、问题、期望效果、跟进人、开发进度/时间、测试进度/时间等等等,在没有PMO专门的项目管理时候,给自己和团队节省了很多管理时间成本。除此之外,还有为新人做的产品流程指南,测试指南,每个项目上线后给运营制作的产品功能运营使用培训手册等等。

一方面,标准化的工作步骤,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在一次次的尝试后,会让自己对事情的把控度越来越高,考虑到的范围更广泛,对自己这套方法不断优化和调整,整理出来的一套可复制使用的模版方法;另一方面,太有效率,因为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和多次的优化,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直接扔给一个新人,也能一步步完整的做下来,对于带新人和培训,简直就是神之利器。


3个方法论

挺虚的东西,老生常谈,但有必要提一提。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

我是一个双子座,对双子座很典型的描述就是“思维善变,无拘无束,对外界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永无休止的好奇心,总能第一时间知道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也的确是,好奇心重,特别喜欢关注一切新奇的东西。但近几年因为最热点的自媒体越来越多,出于反感,我常常就算先知道这个消息,也不太愿意故意蹭热点去发表言论,反而喜欢等它“冷”下去了、看到更多面的信息之后,再去做判断和评论。

就发表主观言论这点来说,我这样做没问题,是个富有社会责任心的good girl,可以避免在公共环境下发表一切片面的影响舆论的话。但在其他方面,比如产品运营上,可能会错失良机。

书中一句话,让我有点启发,是这样说的

“你肯定不需要对每一个热点都疯狂去跟去追,但至少你得做到对于大部分你的用户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充分熟悉和了解。”

这个既不违背我的原则,又能在第一时间理智地判断工作需要,尤其是在一个拥有人们普遍认知的东西出现后,也许它就是撬动整个事情的杠杆。

关于保持新鲜事物敏感性的方法——

对于天生就有好奇心(比如我)的人来说,需要的是做好这些信息的分类和整理。因为这类人主动或下意识吸引来的信息已经很多了,不需要再刻意去培养,而是更多地学会整理,将之形成一个自己的资料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有一个适合的idea出现。

而对于平时没有这种习惯,或对信息不那么敏感的人,作者提到的方式可以一试: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但凡我在朋友圈、微信群等地方看到有超过 3 个人都在提一个我此前从来没听过的概念,我就一定会专门抽出来至少 30~50 分钟的时间,去把这个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彻头彻尾搞清楚。”

拥有自己对于用户的洞察

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了,十个做互联网的,有九个都会提到“用户”以及跟用户有关的“体验”“需求”。

不过真正做到从用户角度出发,不多。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嘛,就算是做用户访问,得到的答案也有可能经过主观的理解而产生本质的变化。

我依旧推崇使用“通感”的方法。

“通感”其实是个修辞手法啊,百度正解是“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

在我这里,可以简单来说是,五感替换。

也就是把自己变成典型的用户,置身于真实使用场景中。说真正的用户会说的话,用他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他习惯的环境里做事。体验真正的用户实际的一天。

说到这里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演戏,或给一部小说人物立传,设定好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在哪儿生活,有什么亲人,以及哪些社会关系,他过去是做什么的,发生过什么。那他现在所有的言论、行为、思考,都是由之前设定好的性格所决定,他会说这样的话,就绝不会说那样的话,不然就是崩人设。

有个词叫,人物画像。人物画像是给已知的用户群体,通过数据分析给他们打上标识.这就是设定好人设,我们要做尽可能多的人设,放在自己的用户洞察库里,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自己精分一下,创造条件,让自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体会一下用户是怎么想的。

话题扯回来,也就是说,自己想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用户所想的,只有自己成为用户的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

作为产品或运营,这点其实特别有趣啊,想一想,因为不可能只面对同一种用户,得模拟很多很多用户以及场景,就时不时要精分,变化角色,必要的时候演上一段,无意中还体验了另一种人生。

想想就很刺激。

学会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述

我觉得是最最最最最普通的职场技能书里都会提到的一点。

这个能力,不仅限于运营,而是任何职业、任何场景都需要的。

这个其实我不想多说,因为日常沟通技能书里都能学到。

就简单说三个练习,提高这种能力。

  • 练习1:将自己看过的新闻、故事,有声有色的讲给朋友听
  • 练习2:先理清自己想说的东西的逻辑,要有理有据,然后借鉴国外书写的方式:将结论重点放前面来说,别铺!垫!太!多!
  • 练习3:吸引人,参考自媒体标题党培养

总结

3个意识,就是

  • 目标导向,做事得有个目标
  • 投入产出比,做最有“性价比”的事儿
  • 拥有先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信仰

4个思维,就是

  • 生态化,要有老炮攒攒局的基本素养
  • 流程化,做事儿得有步骤和逻辑
  • 杠杆点,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破局
  • 精细化,强大执行需要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和指南

3个方法论,就是

  • 保持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永远敏锐
  • 用户洞察,角色精分了解一下
  • 学会有效的表达,沟通欠缺技巧的,多看看书

都看到这里了,说明你真的是个热爱学习长得又好看的人!别问我为什么,相由心生,谢谢你看到这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