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rgent

分歧者,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异类

前几天在“好好学习”平台上测评的一个听书:《破碎的美国:特朗普传》

这不是一个严肃的书评,顶多算是短评。

这册子(我都不想说这是本书)就是特朗普参选时候的一个历程记录。

评论一个人绝不是单方面宣传的一本书来看的,本书立场就是为特朗普的政治参选生涯做宣传,将他的竞选理由包装成百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获取选票,某些言论解释包装多余真实。

特朗普是个极其矛盾的人,他能造就今天的商业帝国,一定是有其在商业领域的天赋和奇才。他熟知一切与媒体、人性打交道的技巧,知道如何快速有力地说服对手。商人重利,会用一针见血的话去切中对方的利益点,他的做法安内攘外,严格移民制度,收回制造业机会提供岗位,无疑是现阶段美国最需要的一记强心剂。

只能说,是今天的美国选择了他,只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刚好符合,换了其他同样条件的人,谁都可以。

但他的教育竞争、强国政策、收回企业在外扩张的制造业,作为一个需要对国家长远发展负责的人,长期影响不好说。特朗普,乱世可有作为的霸主,但不一定是能延续和平时期的君王。

这本听书,一星最多了,占用了我15分钟时间。

去年40岁互联网主管欧某跳楼自杀的新闻,在网上掀起滔天大浪,人人都在讨论“三四十岁自杀率”以及“职业迷茫”。很多人都说是因为遇上了职业危机、没有提前规划人生、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但这个新闻的主人翁毕业于名牌高校,有MBA硕士学位,生前是某互联网公司技术高管,看着欧某可以算是高材生的人生履历,我不禁在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再深入一些说是:

工作的本身,要求我们做些什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紧跟时代,不被时代淘汰?

记得李笑来曾提出过一个概念,

所有问题就像一把锁,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一定不在锁上,要在其他地方寻找解决方法。

也许困扰我们的并不应该一开始就寻求最终的那个对策,就像《一念之转》里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

怎么去思考这件事,得出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思维方式。

培养、拥有一个正确、完善的思考方法或一整套思维体系,很难,难的不是培养,而是时间。需要人们花长时间去学习、去练习、习惯一套新的解决问题的专业“思考方法”。

回到最刚开始那个问题,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告诉我们,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刚好,《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就是解决“如何拥有一个正确、完善的思考方法”的那把钥匙。从全球最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出来的大岛祥誉,写下了这本《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可不是教读者怎么记笔记这么简单。用他在书中前言里的话来说,麦肯锡流笔记术“是为了解决问题,将笔记作为思考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全书分为四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一是,告诉读者真正的笔记应该怎么用——不是为了记录过去,二是创造更好的未来;二是,如何用笔记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三是,笔记整理和成果表达的工具箱——除了在笔记上,随时随地可以用到的工具。

全书思维导图

笔记不是为了记录过去,而是为了创建更好的未来

这是书中某一章的小标题,看到这个标题我很兴奋,感觉这个已经体现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与众不同之处。

很多人都有使用笔记的习惯,但很多人只是单纯地使用笔记而已,使用笔记本成了目的,却没有将笔记和解决问题、整理思路、寻找新发现等行为结合起来。

真正的笔记应该怎么用?

笔记不只是记录过去,而是要写出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边动手记录边思考。启发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在笔记上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到“接下来应该这么做”的解决办法。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去,可以用它来创造未来,这就是真正的笔记用法。

这里有个问题,

为什么大岛祥誉会把笔记作为麦肯锡流的思考术呢?

实在不想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出来说,因为麦肯锡笔记思考术不是代替记性的工具,换句话说,你可以把“笔记”这两个词含义扩大化,不再仅限于我们上学时候用来记老师板书的那个笔记,或者记日常备忘的笔记。它是一个为解决问题而生的工具的代名词。

大岛祥誉说,笔记是我们的“第二大脑”,之所以使用笔记,只是因为这是我们常使用的方式,以至于理所当然,没有意识到,写笔记这个行为,其实是为了通过书写来加深思考,整理思考期间,想法更容易固定在记忆中。

试想一下,自己或者周围,存在想要解决或实现的事情,把这个当做“问题”,当你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难道只在脑中思考“应该这样做”,并且思考很模糊的时候就贸然采取行动吗?不,现在有个更正确的方法,准备一个笔记,或新建一个电子笔记,把想法写在上面,利用麦肯锡流的笔记思考法,会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顺利开始行动取得成效,或者实现你的梦想。

解决问题的正确流程

解决一个问题正确的流程应该是什么?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给出一个答案,分四步:

第一步,找出真正的问题,是那种本质上的问题;
第二步,建立假设,提出针对问题暂定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验证假设;
第四步,总结,并以此制定行动方案。

这是我见过的最简洁明了的解决问题流程。也许有些人会在头脑中对解决问题有个大致的方法,但大多数未经过长时间专业的培训,很难第一时间准确在头脑中整理出所有状况并且找到解决方法。所以一边在笔记上做记录,一边整理思考,就是《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重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发现,面对发生的问题,我们第一反应是根据显而易见的信息去找出原因,然后对此给出解决方案。但可能会出现,无论解决多少次,这个问题都会反复发生,周而复始。那是因为不是解决办法有错,而是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列出了一个自以为正确的原因(表面问题),针对这个原因做出了自以为正确的解决方案,最后肯定会在原地打转,周而复始的失败。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做对第一步——找到本质问题,以及第二步——建立正确的假设。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基于一个问题开始,我们要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开始思考,建立一系列可能的假设,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给自己寻找相关信息一个确定的范围,帮助我们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建立假设,为后面的验证做准备。

比方说,你有一个问题,就是想要减肥,决定“每天跑步1小时”,却坚持不下去,这时候我们要记录下所有的可能原因,也许是跑步的路线有问题,跑步的方法有问题,跑步的时间有问题等等,然后针对记录下来的这么多选项,一一做排除,筛选出可能性最高的一个。

大岛祥誉在这里介绍了一个“空雨伞”的方法,就是对每一个选项根据“事实、解释、行动”分类整理,如果对路线自己很满意,跑步的方法也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那最有可能的就是时间存在问题,那我们也就能分析出“跑步的时间有问题”就是导致你坚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那接下来,我们解决问题的目标就是”更改跑步的时间“,再接下来,继续问”什么时间跑步比较好呢“”跑多长时间比较好呢“等等进行验证,建立起这些符合问题本质的问题,才能引导我们走往正确的结果。

任何人都可用的思维工具箱

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里介绍了4种笔记,即麦肯锡原创笔迹、方格笔记、大前研一的特制方格笔记、横线笔记。在解决问题流程里分别用上了其中某种笔记,不过在我看来,领悟和学会书中提到的解决问题四步法是最重要的,至于使用何种笔记本,都是其次。养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路径,任何东西,不限于笔记、日记、涂鸦、脑图,都可以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切记,这些都是工具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哪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路径。

书中任何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看做抛砖引玉,真正的意思并不是教一个固定的制式,我们更需要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这些制式,创造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

笔记不再是单纯的记录工具,我们可以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大岛祥誉还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加重号形式”和“金字塔表格”可以用在工作PPT里,提高概括能力,更精准地表达关键信息,比如矩阵模型,除了用在信息收集中,在时间管理上同样适用,比如换工作时使用的3C框架笔记术,帮助自己准确把握公司需求和市场变化,思考自己应采取的行动,做出可观而且合理的选择。

除此之外,自省笔记和整顿内心的笔记,更多的是为自己内心服务的思绪整理,了解自己的状态,整理糟糕的心态,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结

读完《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你会发现笔记方法可能不足以立马改变你的人生,但只要真切领悟和学习到书中传递的思考方式,多去琢磨和实践,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插上名为“独立思考”的导航旗帜,你不会担忧所谓的“职场危机”,或者未来任何未知的变化,因为你知道如何在问题发生时,淡定地思考自己应采取的行动,做出合理且正确的选择。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已成为理想中最好的自己。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全书核心内容:

“心流”是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甚至杆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当完成这件事之后,会从内心涌现出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当人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在做感兴趣的工作时。

心理学理论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对这种现象十分感兴趣,于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写出了这本书。

书里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进入心流状态,总的来说产生心流的三大要素就是:

  1. 清晰的目标
  2. 及时反馈
  3. 能力与挑战相匹配

我的理解:

心流是我高中以前经常有、工作之后偶尔有的状态。

最典型的就是儿时捧着书,一看就不闻身边事,母上曾经形容“完全沉浸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怎么叫都不醒”。那是进入“痴迷”的心理和情绪中,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情况。

至于工作后心流状态少了,大多是因为心念里东西太多了,太杂了。

沉浸到心流的一大前提是“挑好一个明确并有挑战的目标”,比如以前看书的时候,就只会想“这本书好像很好看,我要看完这本书”,不会有其他念头去打扰。

第二步是“用五感体验这件事”,用五感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听的、看的、想的、触碰的、闻到的都是跟“这件事”相关。我看书的时候,进入心流就会不自觉进入到书中的世界,变成了书中的路人,看那剧情发展,或直接进入到主角的角色。“整个人变成它”就是第二步。

还有最后一步,和第二步有点矛盾,是要你在忘我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思考,都说“旁观者清”,就是需要同时做一个旁观者,对自己正在体验的事情进行自我分析和反馈。还是拿读书做比喻,我在看,同时我也在感悟,这书里这个剧情让我联想到自己身上某件事了,才会感同身受,好喜欢这本书,要继续看下去。

放到除读书以外的事情上举例,比如工作。

第一步就是明确一个很清晰且乐于挑战的目标。

通常,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这个我的经验是,为它加一个“BUFF”——赋予它一个对你自己很特殊的意义,让它变得对自己有趣且富有挑战。

这也是一个将“公司给我的事情”变成“我的事情”的方法。

比如你的任务是要在限定的时间推出一个面向用户的活动,目的是宣传你们的产品。其中你需要在自媒体上写文案做宣传,正好你喜欢写作,最近想写小说,那这个工作,就可以给它加一层“好感滤镜”的BUFF——写这次文案也可以当做练笔啊,练习如何写出一下子吸引读者的东西,作为今后自己小说的弹药库和经验。诸如此类,改变你对工作的看法,尽量将它与你的个人目标联系起来,这样首先会将工作变成自己进入心流的一个动力之一。

接着将所有前置工作比如投入产出比,每一步计划,后评估,各种可能的困难都想好了,再进入下一步实施过程,确定后,就不要再想其他干扰项,直到你从这个目标中脱离出来。当然,在现实工作中不可能有个完全真空无人打扰的理想环境,所以这个“沉浸在这个目标中”也不是说埋头苦干不问世事,而是在内心层面要有种坚定的信念——直到完成它。

第二步,就是将自己的环境刻意布置充满跟这项目标有关的事物。

比如最近要完成一个有关用户体验的功能优化,那就在工位上刻意放几本用户体验、用户心理的书籍,主动报名参加用户调研的会议,饭间讨论话题往用户上扯,关注几个这方面行业顶尖的公众号微博知乎大v等等,让自己有意识无意识都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潜意识会帮助自己形成一个产生心流需要的内在条件。

第三步,就是在营造的环境中沉浸,抽出一丝心神反观自己。

需要偶尔定时抽出心神,看看自己现在的进度,离目标多远,是否要加快或减缓速度,在充沛的信息中,得到了什么感悟和经验等等,随时对自己当前的行动做反馈,让自己在行动-反馈-收货中进行良好的激励循环,进一步更好地促进自己继续进入心流。


知识充电:

另外增加一个信息就是,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更乐观的自己》,《真实的幸福》的作者)的这个TED视频

心流在马丁•塞利格曼看来,属于人生的第二种幸福。他提到应该把“幸福”的体验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快乐的人生”,第二种叫“积极参与的人生”,第三种叫“有意义的人生”。

  • 第一种就是传统意义的快乐情绪,比如吃到什么好吃的啦,收到心仪的礼物,涨工资了,收到表扬了等等,但这些快乐转瞬即逝,不能持久,在积极心理学家的眼里,他们认为是属于一种最低层次的幸福感,而且经过多年的科学统计,他们发现无论你用何种方法提升这种积极情绪,你的幸福感也只能提高15%到20%。

  • 第二种就是心流,Flow的状态和第一种状态是不一样的,第一种状态是你能感觉到自己很快乐,而flow的状态是你全心投入到了一件事情中,你的精力高度集中,时间静止了,而这种状态在心理学家眼中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这种幸福感是更深一个层次的。

  • 第三种是要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中找到归属感,这种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比较容易体验到,比如做了好事突然觉得内心升起的自豪、去孤儿院陪伴孩子、去养老院照顾老人等等,这种快乐能保持长久不退,似乎比心流又更高了一个层次。

一、工作

从6月下旬开始,“比较有空”的状态就消失啦,随之而来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忙碌,其实在月初做滴答清单日程(对,从5月份开始,就改用直接在滴答上规划已知的日程,但有个不足之处是无法做归档),就发现7月份遇上发版和测试,会占蛮多时间。三个项目花三周时间去规划,其实实际上写文档和调研用的时间不长,基本都花在零零散散的沟通和需求确认上了。

这个月到了下旬,明显发现有个缺陷,就是三个需求看起来不多,但算上中途加入的临时需求和其他事项,已经满满超出负荷,有几天加班较晚,那一周回家都感到身体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其实现在想来,这种超负荷的计划,其实可以避免。唯一的变数就是对于项目的预估用时,无法预估在其中由于项目难度的错判,导致的时间超纲,千万不要怕麻烦别人,一定要在前期将各方涉及到的关系人统统确认,再开始进行。

比如这个月有个项目,从6月底有想法,到7月初开始做,用差不多两周的时间多方确认技术方案,第一次由于沟通出问题,信息方给的资料信息不全,到发现时,一方开发已经基本结束,另一边才发现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导致再次拉一堆人紧急确认,虽然最终还是搞定,过程中那种“终于完成了……啊?什么?!这样不对,实现不了?……”的反转,真的是很让人心累。

还有就是,总觉得麻烦了自己的项目成员,但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请客之类的,心里感激但总是害羞,作为女生,去请一大群人吃饭,不知道该以什么名义。看到其他同事以这样的方式维系关系,自己却有些无所适从。


二、阅读&写作

课程测评:好好学习平台

  • 《从0到1打造超级社群》
  • 《教你三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跟资治通鉴学管理》
  • 《人人可用的个人品牌打造法则》
  • 《如何快速拥有一个优质人脉圈》
  • 《如何快速简历属于你的知识库》

书籍阅读:

已完成:

  • 《神的孩子全跳舞》
  • 《终身成长》
  • 《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

进行中:

  • 《运营之光2.0》
  • 《开发故事创意》
  • 《百年孤独》

写作主题阅读进度:2/6

职场技能拓展主题阅读进度:2/4

本月写作记录:

从7月开始,在简书上开始《“更无用”的写作课》,目前已经更新到第9课。

有点惭愧的是,才写了前两课的作业。

不过在月底,好歹还是完成了2篇文。

从6月份开始,写作的主题阅读还在进行中,目前已完成2本书,准做做的《dannii小说创作指南手册》笔记正在脑图制作中。

实践《开发故事创意》的“CLOSAT”即兴创作游戏,将平日的所见所闻和灵感按“CLOSAT”,即:

  • 人物
  • 地点
  • 物件
  • 情景
  • 行为
  • 主题

分类记录,另外还包括真实新闻、身边的人事的故事、梦境,作为创作的灵感素材库。

其实自己平日里的想法、感悟,包括我现在做的这些博客里的总结、文章,也都是我的素材库。

总结&调整策略&值得肯定

总结上个月的问题和实践结果:

像《终身成长》这种长篇幅的电子书,理论类的,一上来就精读容易厌倦,但略读基于手机操作的问题,很不方便

这个月实践起来发现,用书签的方式可以,但最终我写书评的时候,大纲和框架,基本还是受了李源的读书笔记方法启发,就是将让我有感而发的点记录下来,在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将笔记摘抄按照一定主题来做归类。

这个月新想到的进阶版改进方案是:

在阅读时,利用中午或其他整理笔记的时间,顺手按照自己的阅读进度做脑图,提前整理好书评或笔记的框架。

回家之后容易懈怠,基本到家都是9点左右,比较疲惫,靠着意志力重新坐到桌前的,但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和耽搁

上个月定的计划是9点到家,10分钟拉伸运动,中旬优化成做瑜伽,跟着keep出出汗。另外把电脑调高,写作时基本用外界大的显示屏,与眼睛保持水平距离。不开网页,不看视频,不在家吃晚饭。的确坐到电脑面前的时候,能静下心写点东西或看书。

回家之后的时间没有利用。在公司想的很好,回来看书,写东西,但打开电脑就被手机小说、电视剧拉住,自己不想写。或者说不知道要写什么,所以想拖延。

这个我要重点记录一下实践成果:

  • 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对某个话题的想法,然后用scrivener建立项目,可以将零碎的想法做成卡片。这次《终身成长》的书评,就是用这种方法完成的,亲测了一次使用scrivener的效果,兼职不能再好。先通过卡片整理成大纲,有个大致的结构,就可以开始分别单独完成某个模块,然后再组合进正文里。效率很高,可以用几天的碎片时间完成。
  • 对于不知道写什么,这个月末开始的日更第一篇邮差,就是这么写出来的。想到之前一直念念不忘的词语“邮差”,然后就开始写第一句话“有一个邮差,他好不容易当上邮差,却发现世界上已经不需要两条腿送信的邮差了”,接下来什么大纲都没有,跟着感觉走,后面的情节真的是跟着角色自己选择的,至于最后的母亲那个情节,本来也想的是另一种结局,但写到最后,发现之前的文字,都是为现在的结局而准备,就顺其自然,写出了这个小故事。
  • 所以,不怕写不出来,就怕不下笔写出第一个字。

值得肯定

这个月没有因为看书少或者写作少而焦虑,因为自己及时自我调节,利用之前的策略“要养成规律的习惯,就不会觉得没有事情做了,主业忙的时候,就是当减少副业,但不能放掉副业;而主业闲的时候,就增加副业。这样就不会出现总是极端的情况”。

调整策略

这个月有的问题是:

  • 同时阅读多本书,笔记整理起来会很散,太麻烦了,而且没有及时输出笔记,浪费了阅读成本

解决策略:

切记不要有完美主义。

利用中午或其他整理笔记的时间,顺手按照自己的阅读进度做脑图,提前整理好书评或笔记的框架,功夫在平日。然后固定周五周六,整理本周读书的笔记,可以允许未完成的笔记发布到网上,因为发到网上,自己会督促自己不留未完成的作品给别人看,所以一定会找时间补充完全。


三、英文学习

因为7月专攻写作课,英文ESLpod暂时暂停。


四、重新开启个人博客

今天看完《西虹市首富》之后,走出电影院,冒出一个念头,跟电影无关,而是,想起十年前,高中的时候,好像有在一个网站上给十年后的自己写过一封信,但可惜了,那个网站我早就忘记密码,收信的密钥也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十年前的我给自己的信到底是什么,可能再也不知道了。

突然有种心酸,好像自己的青春随着这封信,而消失了一样。

2016年域名购买后,就已经搭建起博客了,但由于后来疏于打理,这里曾经杂草丛生。幸好,这个月用了2个周末,重新开启又优化了一次,正式重新启用,http://dannii.cc

所以,当那些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的网站、APP,我都不用了,想来想去,还是发布到一个自己会长期使用的地方,才能确保十年后的自己能看到。

自留地,以前很流行的一个网络说法,记录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时刻。


五、下月计划

  • 日更计划,可能不一定每天按时发布,但会尽量每天写在本地,主题就不限了,可能是笔记、书评、随想、故事等等,希望以这种方式让自己“笔耕不辍”。
  • 整理出有关创意制造主题的脑图(写作主题阅读)。
  • 整理出有关运营、品牌主题的笔记和脑图(职场技能拓展主题阅读)。
  • 实践阅读写作调整后的策略,解决笔记记录的问题,把看过的书高效利用起来。
  • 根据下个月的工作计划,适当安排时间,将书架上的书,都统统做成笔记,然后留下部分书籍,其他纸质书全都捐掉或卖掉。
  • 用2个月时间,逐步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信息数据库。
  • 以上内容会有点多,可以允许后两个逐步完成。

有一个邮差,他好不容易当上邮差,却发现世界上已经不需要两条腿送信的邮差了。

穿上黑绿色制服的时候,他开心地两只手都不知道该放哪里,只能紧紧地拽着那个皱巴巴的邮差包。那天阳光真的不错,阳光照在邮差的身上,映衬地他像是一枝墨绿的草,随风摇曳着身姿,在这不刮风下雨的日子里,尽情炫耀着生命,开心极了。

他记得父亲每次从邮局拿回那张薄薄的纸时的样子,每一次都像吃了蜜似的,会给小小的他一个吻,然后宝贝的捧着纸进屋。父亲从不给他看信的内容,只会在每个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五,准时穿戴好衣服和帽子,出门前拿门口矮柜上的小木片轻轻拍打大衣上的灰尘,然后郑重其事地出门,然后拿回一封信。

邮差已经穿上制服好几个礼拜了。

在城市里,他看着人们拿着一个小方盒,有嘴角带笑的,有眉头紧皱的,但都是一个样——低着头,快步走过他的身边。

他站在车上,手拉着拉环,静静地看着与他格格不入的一切,忽然奇思妙想,如果人们手中的小方盒,变成他——一个活生生的邮差。有个男孩将嘴巴靠在邮差打开的邮差包上,轻轻地说:“我爱你。”收到这句话,邮差对男孩微微一笑,盖上邮差包,手在包上拍了拍,转身离去。他翻过山脉,迷失于无边的森林,趟过湍急的河水,遭受猛兽的袭击、绝望情绪和高烧的打击险些丧命,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收件人。一个穿着绿色格子连衣裙的女孩,他整整墨绿色的制服,谨慎地打开邮差包,靠近女孩的耳朵,轻轻地、带着那个男孩凑上来的爱意说,“我爱你。”

邮差在车上差点笑出了声,心虚地左右转头看看周围,慢慢地低下了头,嘴角还留着上扬的痕迹。

终于有一天,他有一封信要送。

那是送往大山的礼物。送件人很奇怪,没有要求送达时间,也许知道大山里太遥远,等两条腿的人送到,估计也得费些时日。

邮差才不管这些,捧着这第一封任务,他只是花了十分钟,穿好制服和打理好一切行李,在出门前,拿起矮柜上的小木片,轻轻拍了拍邮差包上并没有的灰尘,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出了门。

在去大山的路上,邮差渡着船,听着两岸猿啼入睡,顶着突如其来的大雨,被山坡上滚下的石头砸的左躲右闪,雨过天晴时他想起在那个雨天,被领去看满身污泥的父亲。躺在地上的父亲穿着早上出门时的那件大衣,本来整整齐齐没有一点灰尘,当时却糊了一层层的泥沙,从来乐呵呵的笑脸,已经是青白颜色,跟泥泞的石板地一样,冷冰冰硬邦邦的。他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只在想,父亲手里还捏着信呢,今天还差他一个例行的吻呢。邮差从回忆中回过神,拍拍屁股,继续往前走。

大山太远了,邮差想,比想象中给女孩送信要远多了。

他继续走过渔村,见过站在村门口偷偷解船绳的小男孩,挺着胸口说想要去闯闯外面的世界;遇到傍晚时分大槐树下翘首盼望的女孩,挎着包袱,红着脸说等情郎;喝着山沟沟里的水;晒着大池塘上的月亮。

那个老婆婆,一张脸像是被揉碎的纸,眼睛已经被松弛的眼皮挤成一条缝,让人怀疑她能否看清面前的邮差。邮差扬着被晒红的脸,双手紧张地互相搓着,盯着老婆婆的脸,过了好几十秒,才反应过来,急忙打开邮差包,将那封信恭敬地递了过去。

老婆婆依旧拄着拐杖,佝偻着身子,坐在大山这个小小的破烂的村口土堆上,面对身前的邮差无动于衷。

邮差明白了,老婆婆应该是看不见。他嘴角蠕动了几下,话像被砸碎了一样吐出来:“那……那个,有封信……信,给你的。”声音小极了,邮差诧异,他怎么突然这样?

老婆婆还是没有动,彷佛像是一尊石化的、僵硬的雕像。

邮差没有办法,只好小声地道了一声抱歉,收回手,拆开了信封,想着,要不大声念给老婆婆听吧。

低头看到信内容的一瞬间,邮差整个人僵住了,像是个石板地一样,冷冰冰硬邦邦的。

他想起来了。

原来是这样。

他根本就不是邮差,他也没有记忆中的父亲,他也不曾看到父亲死在眼前。他就是那个会在每个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五,准时穿戴好衣服和帽子,出门拿信和寄信的男人,他就是那个挺着胸口说想出去闯闯的男孩,也曾有个大槐树下等待他的女孩,那个夜晚他们一起走出了山村。几十年的闯荡,每年,都会收到母亲儿童手绘般全是图画的信。从最开始收信时的不耐烦,到后面每次的会心一笑。那天他去收信,信里画了一个房子,一个圆脑袋的小人,一个大大的箭头连着房子和小人,男人心酸又开心地懂了,他累了。

捏着那一封唯一没有同时寄出去的回信,男人死在了回家的路上,距离山村几十公里的地方。一个大雨的夜里,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将他和信一起葬在了大山身体里,还有那一句没来得及呼喊出口的话。

邮差,哦不,穿着大衣的男人,定定地看着母亲,看着自己逐渐透明的双手,虚虚地握着那只拄着拐杖的手,俯身,轻轻靠在母亲的耳边,将那封回信念了出来:

“妈,我回来了,”

“还有,我爱你。”


原来,有些东西,是需要你耐心地、坚定地等着,因为它很慢,来自世界另一个人身体里最深的地方,它要像小草生长一样,深埋很久才能长出一颗小芽,然后小心翼翼地确认再三,才能鼓起勇气迎接这个世界,它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遭受各种苦难、欺骗、背叛、践踏,但它依旧坚定地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向你走来。请耐心地等等它,它正披荆斩棘,正翻山越岭,只为多靠近你一些。

它是爱。

因为它想穿越时光,穿越空间,穿越一切,来到你的耳边,亲口对你说,

“我爱你。”

2018-7-26 2095 day1

就在前段时间,一则新闻震惊了全国的人,一名中科院博士生被昔日高中同学赴京千里追杀,凶手锒铛入狱后,警方审讯,凶手称两年前同学会上,被害者的一些话,让他两年来过得不舒服。

原来凶手高中毕业考入川大,自己觉得是清华北大的料,便退学复读,次年考入西安交大硕博连读,后沉溺游戏,多科被挂,勉强本科毕业,在重庆游走求职。被害者在同学会上知道后,规劝他,希望他重扬奋斗精神。据凶手的同学讲,很多人将其手机拉黑,都不愿与其来往。被害者一番好意,想拉同学一把,没想到惹来杀身之祸。

这则新闻一出,引发了网络众人的热烈讨论,知乎上基本都在围绕“如何避免生活中的垃圾人”来回答。但我却很难过,因为很少有人去关注凶手的心理。在我看来,凶手在犯罪前就一直是典型的固定思维缺点的受害者,明明手里攥着一副好牌,硬生生被自己打烂了。想要用不断想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但却接受不了失败,觉得失败就是人生中不可饶恕的污点,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和纠正错误。在经历失败后,固定型思维者尝试修复自己的自尊,就去责备他人或者找借口,把自己失败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不幸的是,被害者刚好这时充当了他修复自尊的借口。

“固定型思维”这个概念出自心理学博士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与之对应的就是成长型思维。

当然,并不是说拥有固定型思维者就是犯罪的摇篮,只是上述案例中凶手心理十分极端,又刚好命中了固定型思维的N个缺点,本来可以及时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杜绝走到如今这一步。

在书中对固定型思维的定义就是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就会丧失信心,抱怨不断,对努力持消极态度,对于失败,不会去学习和纠正,反而尝试去修复自己的自尊

而成长型思维则是

“相信自己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即使先天才能和资源等方面有不同,也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终身成长》中,卡罗尔通过大量的案例,来描述和解释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特征、判定自己属于哪种思维模式以及如何更好的应用成长型思维。

核心思想

其实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他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它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

比如成长型思维的人,有一个特殊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越在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出优势,他们想的不是掩饰不足,或沉浸在失败中,而是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去解决问题。

固定思维者则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在自己成功后归结于自己固定不变的个人能力比他人强,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但这种优越的自尊心又潜藏着一个问题:

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是一个比他人强的人,那当你失败了,你会变成什么人?

打个比方,如果说人就像装着水的杯子,固定型思维认为这个杯子里永远只可能有半杯水,这些水倒出来倒出去都只会是原本的水,不会多不会少;成长型思维则认为,杯子里的水多少可以增加和减少,不会一成不变,而且把旧的水倒出去才能将新的水装出来,他们可以随时更换水源,所以若水变质了,他们也不会害怕。

你创造现实

在我看来,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信念,信念会影响人的行为。在TED《信念的力量》中,有个结论——从基因的层面描述,信念影响我们的生活,现实是你创造出来的。

人的身体里,基因是无法自我激活或失活,激活基因的是环境中的信号,环境信号能激活“遗传工程基因”(一种对适应性存在,可以随时改变其他基因的基因)来改变基因类型,就像人类有两种程序:生长或者自保。遇到压力会关闭免疫系统,我们的自我保护系统会启动,这个时候细胞不会在生长。

所以,你的态度在控制你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我们能看到,持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其实就是持有无数个不同的信念,对待事物持有的态度决定了他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最终的结果。

换句话说,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开始的动作,就能看到他的结局。

你是哪种思维?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我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呢?

也许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供大家对照自己持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在关于学习的态度上

固定思维者希望在进行任何学习之前,能力就可以自动展现,如果你有能力,你就是有,如果没有,你就是没有。

在大多数学校里,是以分数高低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经常是一次性定性(比如期末,比如中考、高考),如果一旦一次考得不好,就会被老师、家长贴上“学习不好、能力不行”的标签。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因为一次失败,就认定自己人生彻底完蛋,甚至为此丧失了生活的勇气,选择自杀。事后大多人都以“这孩子心理素质不好”去看待,但这是个思维信念方式的问题,只要改变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面对失败

固定型思维者不会去从中纠正自己的失败,而是尝试修复自尊,或者以责备他人及找借口的方式去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不出所料的是成长型思维者会去思考“怎么在下一次做到更好”“这次到底是哪儿做错了”,不会纠结失败这个结局,而是认真去反思过程。

关于抑郁

固定型思维者会反复去想自己遭遇的挫折、失败的结果,认为这些是证明他们无能的证据,会对自己说下否定的结论“看,你就是个笨蛋”“自己果然不适合做这个”。相反,成长型思维者抑郁程度越深,反而越会采取行动来对抗抑郁,下决心更努力地去改变这一切,感觉越糟糕,信心越坚定。

对于努力的看法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事情是非此即彼的,即要么有能力,要么你就努力,认为只有无能者才需要努力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一部分,正如他们希望自己一开始某件事就能具有完美完成这件事的能力一样,如果需要付出努力,就证明自己不擅长这件事。

这就是我们经常给自己不做一件事找的理由,“因为我不擅长啊”“肯定是我没有这个天赋,算了不做了”。

关于自信心

成长型思维认为即使认为自己不擅长某件事,也会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不一定觉得自己必须对某件事很在行才去做,并享受做这件事情的乐趣。

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调人要有自信心,彷佛没有对自己没有自信就是一个缺点或者让人羞愧的事,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人们并不一定时刻都需要自信心。即使对这件事没有信心,也可以投入地去做这件事。

关于对待婚姻的方式

有时候固定型思维者会对伴侣和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去面对和解决;逃避不是办法,成长型思维者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时学习如何回应对方的需求,采取对事情有帮助的行动,而不是和对方生气。

在这个方面,成长型思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示例,面对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先想想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仔细考虑后决定接下来怎么办,而不是逃避和视而不见。

在夸奖孩子的方式上

大多数人觉得对于孩子做出的某项事情结果进行夸奖,就是“赞赏教育”,则完全曲解了夸奖。当孩子考了100分,这时候父母说“你考了一百分,真聪明!真棒”,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这种错误的夸奖方式会让孩子们变得过分看重成就,过分依赖夸奖,心理脆弱。当孩子长大,在职场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挑战,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正确的夸奖方式可以引领他们努力的工作,并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

转化思维方式

难道固定型思维就一定不如成长型思维吗?

关于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作者卡罗尔也说了,本书只是想通过阐述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让人们知道世界上存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已。选择一种思维方式,就像进入一个世界,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要在哪个世界生活。

固定型思维让人感到真正了解自己永远不变的真实情况,你可以不去做这样那样的事,因为你没有天赋,你也肯定能在这样那样的事情中做成功,因为你确认自己有天赋。

只要在了解每一种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优点情况下,人人都可以随时做选择,按需处理,对什么样的事情付出努力并带来改变,这才最有价值。

那么现在你已经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想要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成长型思维作为自己的人生指明灯,那么该如何改变思维模式呢?

书中给出了几个步骤:

  • 第一步,接受,接受自己拥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的事实。
  • 第二步,观察,观察模式怎么来的,怎么起作用的。
  • 第三步,命名,书中说的是给固定型思维人格出现时命个名,其实就是识别,把固定型思维起作用时的关键事件或象征识别出来。
  • 第四步,教育,慢慢转变思维模式。

“自证预言”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一个理论:自证预言。让我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思维转变的几个步骤。

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例如若你自认不是读书的材料,那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用来温习,因为你认为读了也不会懂,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你对自己说:”果然我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

这个理论的心理学依据是,当我们渴望某一件好事情发生时,会倾向於找寻符合该期望的正面讯息,而那些正面讯息又诱发我们找寻更多的正面讯息,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乐观和充满自信,行为上也变得更积极,大大地提升了成功的机会。相反地,如果我们越担心坏事情的发生,便会越留意不利的讯息,不利讯息越多,心情越加焦虑不安,行动消极、被动或过度保护自己,最后更容易地诱发了坏事情的发生。

事实上,这个理论说的就是,你怀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看到什么样的现实。人们通常会不断强化自己所认知的世界。所以有些人的眼里,世界到处都是坏人和对手;而另一些人眼里,世界到处都是好人和家人。

这就是首先,就是你得清楚,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的信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其次,你要去寻找这些信念的来源,和触发他们的事件。

这些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地在你大脑里储存加深。一个念头,可能来自小时候或平时的一句话、一个画面、一段字,它会像种子一样,在你的身体里生根发芽,最后你看到它或者压根下意识没注意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你的信念体系里了。

然后,在这些信念被触发的时候,给这些事件打上标识。

比如当自己出现“我真笨,我什么都完不成”或者“不行,我要看看到底那里出了错,我该怎么改进”这种念头的时候,想一想,是发生了什么让自己有这种想法,自己当时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是什么样的?给这类事情打上标签:触发事件。识别出这些念头是属于哪种思维模式,下一次,触发事件再次出现的时候,你就知道,思维模式即将被触发,准备好选择使用哪种思维模式去应对。

最后,如果你识别出来自己即将下意识用上固定型思维,改怎么办?

既然你已经了解每一种思维方式的特征,如果想要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那就先把自己心里关于固定型思维的信念标签撕掉,按照成长型思维那个世界的规则去行动,按照成长型思维应该有的方式去说话、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你会发现慢慢地自己想那个世界靠拢,慢慢地,你活在那种现实中了。

1

有多少人小时候被问过“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
有多少人在心中默默向自己承诺要找到“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为什么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选项,而压抑住无限的想象?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并不是只专注于喜欢一件事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小孩一心一意练小提琴、考级的时候,我已经尝试过了跳舞、画画、书法、篮球、打鼓、骑自行车、溜冰、写小说、播音、做电子杂志等等。

开始时对每一样都充满兴趣,全力以赴、尽力研究,无论是什么东西,我都能变得熟练和擅长,但过不久就开始觉得无聊,没有挑战性,没有新鲜感,就算继续坚持,那种无聊感还是越来越强,直到我遇见下一个感兴趣的东西……

但那个“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越来越让我焦虑。开始怀疑我的行为模式是否正确。

担心我真是一个三分钟热情的孩子,像人们说的,其实无法坚持任何事情,容易分心、害怕责任和承诺、害怕成功。而这样的人没法成就伟大的事业、拥有理想的生活,只能怨念而无能为力地看着自己走向平庸。

同时又不确认如何将爱好变成职业,以为最终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否认我花在其他选项上的所有热情、金钱和时间。

可是,谁告诉我只能选择一样选项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是这个社会。

因为社会上都在说,成功的人,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朝着那个目标一直一直坚持了好久,他们在目标上投入了超过1W小时的时间,他们精通并且是专家,他们是领域的顶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被社会所推崇和认可。

而这样的我,被周围的人称之为“三分钟热情”,他们给我分析,就是坚持不了任何事情。

2

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像我这样拥有多个爱好的人,她们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成为了会写诗的插画家、会做美食的摄影师、会写童话的文案等等。

也许他们不是最专业最出色的摄影师,但却是摄影师里最会写诗的,写诗里最会拍照的。他们的天赋在于找出了跨界里最美妙的交集点,形成了巧妙的组合,摆出了自己的特色拼图。

他们被称作“SLASH”斜杠青年。

而去年12月份看的一个TED演讲,来自多才多艺的Emilie Wapnick,她告诉了我,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职业一个爱好。我们有着众多的同类,他们可能是制琴师和心理学家,是作家、编辑、插画家和企业家。但是大多数我们却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存在。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必须选择一样,并把这种狭隘的生活观念高度美化,极度崇尚单一的“命中注定的伟大事业”。如果我们对多个领域怀有好奇、想做不同的事情,现在社会好像并没有空间容纳我们这样的人。

孤独、彷徨、迷茫着。

但是,我们是正常的,她称我们这类人叫做“多相潜能者”。这跟最近大火的“SLASH”斜杠人才概念不谋而合。

成为“多相潜能者”有一些巨大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比如跨界、快速学习以及适应能力等等上。

这让我想起《分歧者》系列电影,看电影时对主角所扮演的分歧者角色总有一种莫名的共鸣,心中有股兴奋蠢蠢而动,却不知为何。

看到电影里人们被分为4种不同角色派系,根据个性,每人成年只能选择一种派系加入,终生按照那个派系的规定生活,而主角却是综合所有派系角色的特征,被四大派系所不容。最终带领分歧者们走出那个封闭的城市,寻找和平的未来。

这不就是现在的世界吗?在这个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世界,多元的观点、多种发展形态的出现,分歧者开始觉醒,而世界也开始承认这些分歧者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我们,也是这样的分歧者。

3

这样的我们,并不是错误和异常的。

区分每个人的不同,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世界有只对一件事精通的专家级人才,也有涉猎广泛、好奇心旺盛的分歧者(或者叫多相潜能者)。

作为分歧者,从接受自己的不同开始,接受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要否认自己任何一点特质,这些特质正是你区别于别人的特色,这些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差异化能力”。

作为分歧者,我们要善用优点。

  • 比如,特定领域的新知识增加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你的知识可能随时在变得陈旧。解决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的吸收新知识。正因为我们爱好广泛,所以更容易具备跨界的能力、激发更多跨界里的创意交叉点, 跟专家类人合作的时候,可以提供多方面更丰富的信息。

  • 比如,我们的快速学习能力。正因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时,我们全力以赴、非常努力,寻找一切有关的信息、学习拿到手的相关资料,习惯于成为初学者,一次次敢于走出舒服去,去探索新事物。有着丰富而熟练的入门技巧,能够提供各领域入门者提供充足的入门方法,并且我们带着所学的一切去学习全新的事物,交叉融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头开始。

  • 比如,强大的适应能力。不停地尝试新事物,不停地走出自己的舒服去,不停地在陌生的领域穿梭,寻找一切进入的大门,意味着我们能在任何一个情境下、快速适应任何一个角色。适应任何角色带来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快速转换角色,而不需“倒时差”,这是在21世界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

用一个朋友文章里的一句话结尾:接受最真实的自己,看看自己与自己的合作是否协调,是否能全然的把自己置身于当下,去享受,去感觉,去努力,去争取。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内外在的合作协调,那么梦想的脚步就会越来越接近。

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特质, 而去想想它能给你带来怎么样神奇美好的变化,接受它,并转换为正面奇妙的能力。

世界,正在变革,世界需要我们。

第一步:裁布
第二布:捏褶
第三步:缝合

对不起!!!我标题党了!以上三步就能做出条裙子,只能靠想了!我还用熬夜捏褶吗?!

不过既然你看了,我也得厚道点真正教你做一条褶裙。以下真货来了,请注意。

前言:为什么是做褶裙?

当然是因为褶裙相对于其他来说简单啦!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裙片,穿的时候是围合一圈半,如下图示:

话说咱们的祖先就是聪明,把原始社会一片树叶的想法,用上各种舒服漂亮的布料,往腰上一系,穿戴方便、脱下更方便~

另外,现代褶裙,也可以叫百褶裙,是裙子里比较简单的,计算好褶子的长度,加上自己的腰围,只要一块布,就可以轻松做出属于自己的褶裙啦!

准备工作

材料:布料

所需工具:缝纫机或手缝、剪刀、尺子

一、用什么面料

无论是汉服还是现代日常褶裙,用料真是太多了!这里以汉服为例,一般汉服里裙子多为棉、纱罗、真丝等等。考虑到成本问题,咱们还是不拿真丝轻易做实验了,现在穿的话,一片式汉服也可以用好看的雪纺、或者薄棉麻,要有垂感、飘逸的感觉。

所以,面料现在选用单层不透的雪纺也挺合适的,花样和色款都挺多。

二、裁布

回到一片式的汉服褶裙上,选完面料,最重要一步就是计算你要买多长的布!

现在的布一幅基本是90cm150cm,幅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匹布宽度在买的时候是固定的90cm150cm,你要告诉卖家的是你要买多少米,比如买一米150cm幅宽的布,得到的布就是100cm*150cm。我们裁剪的时候都是以布的纵向来裁,术语就是裁经向线,面料是有布边的,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方向就是经向:

一般汉服一片式褶裙,就按经向裁也行,需要3~3.5米的布就够了。

三、捏褶

需要的数据有:

  • 腰围
  • 裙身及地长度
  • 褶子量及个数

首先,做一个汉服褶裙,需围合一周半,也就是说裙头(裙腰)是我们的腰围1.5倍(或更多),所以知道腰围就知道我们的裙头需要多长;

第二,汉服褶裙需要及地,所以就需要量从腰到脚跟的数据,作为裙长;

第三,最重要的当然是褶子,褶子决定了你下摆的波浪有多少个,才能做出那种腰身细、下摆宽大褶皱的效果,另外褶子也是计算布量的一部分。一般的裙褶多为顺褶,也就是这样的:

一个褶子,包括露出的褶子部分,和被捏合在地下的布量,所以我们说褶宽指的是这两个部分。

裙腰也就是露出褶子宽*褶子数。你可以决定你想要的褶宽和露出褶子宽。

我琢磨了个公式,可以快速算出褶子数和裙腰来,大家可以调整褶宽数据来得到符合自己的裙腰。

四、缝褶

在缝之前,新手最好用珠针把捏的褶别起来,一边缝一边拆,这样不容易缝错缝歪,像我这样:

然后拆一个缝一个。

五、做腰

腰可以宽一点7~10cm左右,裁一片宽16cm(对折7cm宽,加两边1cm作缝),长比捏完褶后的裙头长一点的布条。

对折熨烫,把两面布料折边,底下的那面比上面长一点:

缝的时候把折边短的,面对面贴着裙正面,按折线缝制,然后把底下长的那边翻到另一面,继续在刚才裙正面的缝线,再缝一遍,刚好能把底下长出的裙腰缝合。

做的时候忘拍过程,拿一个网上的图演示:

把裙头包在腰里,缝合。做完是这样:

六、制作系带

系带约1.5米长,反面三边只缝两边,一头那边做留口,翻到正面。

把系带缝在裙腰两头,

七、把裙子卷起包边、熨烫

就是把裙子缝合的边折起来包边,不让毛边露出来,整理细节,熨烫所有的褶子。

完成啦~如下:

福利预告:

汉服褶裙是入手最简单的,不过考虑到日常穿着问题~下次我再出一个日常褶裙(腰用松紧带那种)教程!保证随时随地都可以穿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