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以后的孩子们都能主动的共情……

今天中午吃饭,突然听同事吐槽现在的幼儿园,据说他的孩子还有几年也要上小学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居然一入学就考试,那就意味着幼儿园就要识很多字、懂很多数学知识等等,真是荒唐。然后针对现在的离谱幼儿园教育展开了批判和讨论。

同事说某一天突然听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回来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跟其他家长惊喜不一样,他感觉惊讶,愤怒道幼儿园都在教些什么,这么早让孩子背诵古诗,学这些东西,他们理解吗?

难道幼儿园的重心不应该是教会孩子们如何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习惯、感受社交氛围、培养出良好的社交性格么?
幼儿园都在教写字读诗念英语,那小学教什么?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那初中又教什么?
非要拔苗助长,在屎尿都控制不住的年纪,要控制自己坐在教室背那些自己都拗口的东西?

好吧,并不是说不能提前读诗。

另一位同事提到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但我说,不,这种滞后性是因为我们这代人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因为我们的感受和联想能力受到了扼制,让我们无法与那些文字在当下产生共鸣,我们无法在瞬间与作者的感受共情。

而教育和文学带给孩子们的,本应该就是即时性的效果。

举个例子,要教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就真的带孩子去看山,看那巍峨的高山,开着车,让他亲眼看看真正各个角度的山峰,了解什么样的算是岭,什么样的才是峰。

要教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身处大山,拿着无人机,飞上去,让他看看在无人机的视角里,真正的大山完整的样子是什么样,然后再跟他说什么叫“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然后再告诉他这两句诗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了解不同思维方式、出发点,天然带有看待事物的片面性,让他知道摆脱主管成见的重要等等等。

让他自己去触摸自然里的泥土、大树斑驳的皮,倾听大山里的溪水声、鸟鸣声、风声,闻沿途花草的芳香和泥土的潮湿味道,去玩水、扑蝶、垒石头,让他在此刻就像当年那个诗人一样,走相似的路,看相似的景,把自己当做古人,置身于此,去感受和体验。

不是通过简单的28个字去凭空想象,而是让他先接触到丰富、真实的场景,去设身处地与几百几千年前的诗人共情。

人只会了解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想象力也是源于相似的现实之上,不断演变。

我们这代人之所以突然到了一定年纪觉醒了老祖宗们的爱好、好像是突然之间与那些文字共情了——真是可悲,那是因为我们也刚好到了诗人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年纪,经历了他们经历过的生活,因为自己有过体悟,才懂得儿时读过的那些文字到底在表达什么。现在回过头发现那些诗歌、那些传统如此美好,仅仅是我们在寻找共鸣罢了。

可惜这都是一种被动的共情。

主动共情能够创造和输出,被动共情仅仅只是聊以慰藉的怀念。

我更希望以后的孩子们能拥有主动共情的能力,不必亲身经历,就能在脑中自然地联想出那些画面、心中感受到那些情绪和感受,能在阅读的当下,就瞬间被那颗子弹命中。

然后在想象力和精力最旺盛的年纪,就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感受以新的形式抒发出来,创造出未来那颗不知道会命中谁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