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与微信的八年

自从乔教主走后,张小龙算是另一个小教主,做产品的多多少少关注他在想什么,微信做了什么。

看完张小龙的完整版演讲稿,实在收获不少。

做一下记录。


朋友圈与压力

大概所有人都会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在用微信?

张小龙做了一个比喻,就像是一个广场,在广场上,能看到所有朋友在谈论什么、参与讨论或点个赞表示已阅赞同。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自己一天的社交。

但弊端在于,好友越多,广场越大的时候,自己说一句话,会被整个广场的人听到,这个时候,就会带来压力。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使用三天可见的原因。

人是个矛盾的生物,一方面想展示自己,建立人设,另一方面又会觉得压力很大。如果想自言自语的时候,就不方便在广场上说,那该怎么办?

如果你使用过阅后即焚,就会体验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带来的快感。

视频动态也是这样。

这里我震惊于张小龙对于人需求的把握,如此细致。因为可能在朋友圈诞生的时候,他也不会想到会有压力这个东西产生。

压力产生后,接着就是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压力,我们如何解决它。

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想,朋友圈这个功能如何优化、改进,减轻用户的压力等等。

如果说设置好友三天内可见,是缓解压力的第一步,那视频动态或未来的第N个版本,就是提供了另一个窗口,在进行增强社交对用户的好处和回报。只要用户能从微信得到的好处比坏处多,有其他地方可以自言自语,那压力自然不会存在。

典型的拆掉思维的墙,打开锁的钥匙永远不在锁上面。

时刻视频、VLOG

对于新版本出现的时刻视频,很多人都在猜,这是微信开始进入短视频市场啦?要做视屏啦?还是后续有什么特殊的布局?时刻视频到底是什么东西?

最近时刻视频被改成了“视频动态”。

在这一部分,张小龙说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朋友圈是建立人设的地方,将想让别人看到的形象放那里。

但朋友圈很容易变成一个静止的状态,比如多发旅行照,别人会以为你经常去旅行,发一个开心的朋友圈,别人会以为一整天都很开心。

所以,朋友圈是静止的。

而视频,是动态的。

套用张小龙的一句话

“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近段时间突然又流行起来的VLOG(视频日记),VLOG其实跟BLOG一样,都是记录。在B站、微博,常常看到不少网红或大V纷纷尝试起这种模式,一个VLOG短的几分钟,长的半小时,观众在吃饭、通勤的时候,就能看完博主大概一天或某一时刻的生活。

鲜活的,粉丝守着视频,就好像跟着博主通过这十几分钟,一起过了这一天一样。很奇妙的体验。

当然,现在都是些颇有些影响力或粉丝的网红、大V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但普通人就没有记录生活的欲望吗?

不,人人都有。有些人还希望通过这样来进行社交。

但微信不是一个纯粹记录人生或真实生活的工具,因为那样的APP做不起来。

因为你想要分享给别人才会拍一个东西,记录或拍摄本身就不是需求。

微信希望用户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发给别人看。这个东西使他获得参与社交的好处或回报。

从这里可以看出,微信的角色一直很统一。既然人有社交的需求,那微信就想尽一切方式,引导你去社交,并通过让你获得社交的好处,从而喜欢上社交,继续进行这一行为。

所以,从微信的一系列重大改版上来看,一直践行的这一理念。当社交带来的坏处大于好处时,张小龙就要跳出来,放个大招,让人们在微信上继续享受社交的好处。

做事的意义

当产品经理一旦围绕流量和变现的时候,工作的目的就不再是做最好的产品。最后张小龙说微信做事的原则就是,问自己做产品的意义,为用户带去什么价值,而不是为流量,这样并不长远。

微信的原动力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效率或者停留时长

微信想提高用户的效率,并不是单纯地希望获取用户停留时长。以朋友圈为例,无论朋友多少,平均每人停留时间只有30分钟,

他的一个想法:当我们忘记某个人的名字时,应该有一个更聪明的方式,提供联想,用跟这个人有关的东西联想到他,也是帮助我们脑袋短路的时候提供联想找到想要的东西。

小程序

小程序的使命就是第二个原动力,让创造者体现价值。以后要做的,一是搜索的直达,让人更高效地找到小程序,二是完善的评论体系;三是用强提醒的形式,避免商家的广告骚扰,强提醒的功能就像是一次性选择提醒的作用。

这样小程序可代替很多app和网页,小程序多了,可以通过搜索直接找到,种类繁多可以通过好友口碑的评价来决定使用哪个,使用之后又用户自己来选择。

小游戏

关于小游戏,他说盈利是产品做好服务之后自然而然带来的副产品。

很禅性,专注于一个目标,做到极致,成功与金钱的确都是顺其自然来到身边。

小游戏的定位,他说的是:

“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并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小学生掌握开发,用想象力做出一个游戏,也是很好玩的。比如以前写小说的创意,现在用小说承载不了,可以在小程序上实现。

其实强调的都是原创和创意,并非普通小游戏的翻版。

这就和下一个主题重视原创有关联了。

公众号的“好看”

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更多好内容、原创内容被发现。一些更加小众的公众号可能会被展示在大家面前,成本仅仅可能只是一个朋友的“好看”。

另外,对于平台的角度来说,在微信的数据里,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多于主动去看的。如果被好友点过“好看”就会出现在好友的好友面前,这是一种超级大的传播效果,那这样的平台,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蜂拥而来。

相比起其他平台用赏金、资金激励制度吸引内容创作者,这一个改动,节省了不少预算吧。让用户在一套自动运转的体系里,由其他用户去发掘而不是平台介入推荐、由模式衍生商业价值、由用户自己从中获得明确的打赏或广告创造收益。平台仅仅是个平台,不介入用户内容创作一条龙,但却会在旁边一路相随,确保玩家是在自己的游戏规则下稳定进行游戏。

不得不说,让别人在自己的游戏中玩耍,才是真正的高明。

同时,

“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看一看就是独立的阅读入口

从这里看出张小龙是一个“相信人性”的人。

他说了一段话

“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KPI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我是非常赞同的。有段时间就很反感某条或其他新闻APP,自诩的机器智能推荐策略,用户看过一个内容就会重重复复推给他嘛?想要看的新内容真的是他愿意看的吗?

看一看利用社交推荐,以及从众心理。

这是基于产品设计的思路。但个人认为,作为个体,并不要将微信当做阅读的唯一入口,因为这里是“从众心理”,不要因为不堪就落伍的想法,让自己落入无效阅读的循环中。

朋友、善良

从不以流量为KPI、不占据用户阅读时长开始,张小龙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表明他的态度。

做产品,用户并不是我们不认识的人,我们就是用户。

这点真的是让PM感动,不背KPI,遵循初心。

善良的对待用户,用户才能善良地对待我们。